摄影

摄影

记录工业之美,硬件之美,分享更多摄影作品和技巧知识分享
插画

插画

设计之美,工业之美,插画尽显艺术之美
三维

三维

各类立体、工程设计和绘图及软件使用
工业平面设计

工业平面设计

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
材质

材质

材质可以看成是材料和质感的结合。在渲染程式中,它是表面各可视属性的结合,这些可视属性是指表面的色彩、纹理、光滑度、透明度、反射率、折射率、发光度等
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
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
电子方案

电子方案

主要从电子系统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电子系统设计的概念、设计方法
OEM/ODM

OEM/ODM

OEM是指托厂商按原厂之需求与授权,依特定的条件而生产。ODM是指某制造商设计出某产品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另外一些企业看中,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名称来进行生产,或者稍微修改一下设计来生产
印刷包装

印刷包装

包装印刷是以各种包装材料为载体的印刷,在包装上印上装饰性花纹,图案或者文字,以此来使产品更有吸引力或更具说明性,从而起到传递信息,增加销量的作用
物流

物流

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
其他

其他

更多其他相关知识问答和分享

手机3D玻璃热弯成型石墨模具制造工艺

1858898****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76 次浏览 • 2019-09-24 19:28 • 来自相关话题

  ...查看全部

 



 



目前,3D玻璃全制程加工(热弯)过程中有四大难点:3D曲面热成型、3D曲面抛光、3D曲面印刷和3D贴合。



一、3D玻璃热弯使用石墨模具的原因



3D玻璃热成型工艺中,需要通过高温加热的方式将玻璃软化,在模具中固定得到需要的形状。我们知道,不管是塑料注塑成型、粉末注射成型(PIM)还是压铸成型,其模具都是金属模具;可以说,金属材质模具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模具。但是,金属材料在高温下变形大、易变软,而石墨具有硬度高、导电性好、防辐射、耐腐蚀、导热性好、成本低,而且还具有耐高温的特性。石墨与金属升温变化具有相反的性能,温度越高,其体质反而越硬,这样就不会存在变形的问题。因此,玻璃热弯模具使用石墨材料来制作,可以保证最大限度地精密程度,另外,模具加工难度也有所降低。



二、石墨模具对石墨材料的要求



我国石墨矿山资源丰富,石墨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5%左右,但国内用于3D玻璃热弯模具的石墨并不多。3D玻璃热弯对石墨模具具有很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要求石墨纯度高和密度高。高纯度要求主要是防止高温下石墨被氧化产生气泡现象,从而影响表面光洁度;高密度要求是防止石墨模具的塌陷,尽可能提高其力学强度,保证模具寿命大大提高!



2、要求尽可能小的颗粒直径。3D玻璃热弯模具本体为石墨质凹字型矩形体,模腔为预设的曲面;其中,模腔和推板经精抛光加工得到。模腔的表面光洁度直接影响3D玻璃的表面效果,而模腔的表面不仅和精抛光有关,更和石墨颗粒直径密切相关!尽可能小的颗粒直径才能加工得到足够光滑的模腔。



三、石墨模具的制造工艺



3D玻璃热弯石墨模具是如何加工制成的呢?以东美石墨的3D玻璃热弯石墨模具加工工艺为例,讲讲其加工的4大工序:



第一步,按照以上要求选择高质量石墨材料。



第二步,整块石墨材料在切料房切成所需的尺寸大小。



第三步,石墨材料进入CNC加工中心进行成型雕刻,碳素CNC电脑锣需加工速度快,精度高。请注意:和金属CNC加工不同,石墨材料CNC不需要润滑油和切削液。



第四步,模具成型之后,就可以拿到抛光机上进行最后的石墨抛光,抛光完成,经过三次元检测仪尺寸检验,即可投入生产。石墨模具内腔抛光是一大难点,这就涉及到设备选择、抛光材料选择和抛光工艺参数等一系列问题。



石墨模具作为3D玻璃热弯成型的重要耗材,直接影响3D玻璃表面光洁度和弧度,石墨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对3D玻璃热弯成型的成本影响很大!



 


手糊玻璃钢模具制作工艺及关键因素

1858898****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43 次浏览 • 2019-09-24 19:28 • 来自相关话题

  ...查看全部

 



 



1、人的技术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手糊玻璃钢产品和玻璃钢柳暗花明是属于一种“情绪产品”。同样的材料,同样的环境,由于人的素质不同,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各有差异,因此,我们在制作玻璃钢模具的操作过程中,每时每刻思想上都要非常集中,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操作工艺,包括对材料的特性,材料与材料之间的作用和数据(树脂的反应基理,纤维的分类,产品结构的力学)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概念。



 



2、材料的选择是关键



   按生产产品的工艺要求分类,以满足其需要的工艺,选择恰当的材料制作模具,如RTM、亚克力吸塑、浇注、手糊等材料都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长期来不受上层重视、基层忽视的辅较等,这对玻璃钢模具的质量,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成本,对企业的存亡起着重要的作用。



  (1)胶衣层——重视模具的耐热,光泽和耐裂性。以乙烯基酯树脂为主流。



  (2)表面层——重视耐热和耐裂性,树脂采用表面毡作为增强材料,减少模具表面出现布纹,柳暗花明具树脂通常采用乙烯基酯树脂。



  (3)中间层——重视强度,重视纤维的力学分布,对纤维加预应力的实施,通常 使用模具树脂或乙烯基酯树脂或间苯二甲酸型树脂。



  (4)背衬层——重视强度、耐水,耐侯性保护。



  (5)补强层——重视应变和变形。背面压粘耐水胶合板,使之耐冲击和防止变形,但使用时间一长,常出现模具表面   找平情况变坏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玻璃钢层与胶合板间的剥离加上胶合板的刚性疲劳等。因此,可使用三元中空立体结构的玻璃纤维织物代替胶合板,这种措施解决了原有欠缺;此外,3D钢结构网架也可作为补强加固,可以大大提高模具使用效率。



   采用新填料——纳米碳酸钙,纤维状硅灰石粉等,特别是与木,钢架,相连接的地方,增强模具的整体稳定性。



   就纤维构成而言,主流是玻璃纤维毡与平纹布的组合。芳纶和碳纤维价格比较高,但因在耐裂性及提高刚度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也可因模具的特别需要适当选用。



 



3、设备与工具



   大家都认为做玻璃钢模具属于手工操作的简单工艺,毛扫是分布树脂的主要工具。工人在操作中用得恰当,毛扫产生的小气泡就少一点,用得不好,毛扫就是制造小气泡的工具,所以我们在操作前就选好毛扫(毛要齐、毛根要直)。



   辊轮是排泡的主要工具,它不但要把气泡排出来,还要负责把纤维压紧密,把满足纤维浸透以外树脂滚压出来,使其模具树脂与纤维比相差越小越好,这也就是提高玻璃钢模具和玻璃钢产品质量一个很重要措施;反之,现在市面上买到的辊轮造型设计是横条状,这就变成了所谓的气泡收割器,不能把气泡排出来,也不能把多余的树脂滚压出来,就更谈不上减少树脂与纤维比,那么玻璃钢模具的强度从哪里来?质量从哪里来保证?



 



成型工艺的实施流程



   我们要做好的玻璃钢模具,要满足产品的尺寸要求,平直度要好,强度高,力学性能好,都要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工艺的实施,玻璃钢模具的主要材料树脂、纤维、辅料之关系很复杂,它们的反应还有很多种外观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完成操作时间等等,所以我们在操作工艺上要采取一些必要工艺手段。



   在母模上采取必要的脱模处理,算出上胶衣的实际面积,按量配备好辅料,要注意操作规范,搅拌胶衣要慢,否则气泡多,影响胶衣的质量效果。进行喷涂和手涂胶衣,第一层不需涂得太厚,这样胶衣中的气泡就会容易排走,但要涂得均匀,让第一层胶衣刚开始增稠的时候,就可进行第二层的涂扫,这时二层的胶衣厚度总共应是0.55mm~0.6mm左右,我们也可用胶衣尺量一下是否达到要求的厚度。涂壁面时的动作方向是从下往上拉,尽量不要横刷,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的流胶现象。待两层胶衣基本固化后,再补上一层胶衣。这时整个胶衣的涂层才算完成。让其刚刚凝胶便可以进行表面层和增强层的铺设。



   为了要使玻璃钢模具的质量能达到预期的最佳性能效果,我们在铺层工艺上采用一些必要的办法,控制使整个玻璃钢模具在变形收缩问题上尽量减至最少,力学性能上处于最佳状态,相对来讲,整体综合成本就会降低。



 



4、严格成型工艺的实施流程



   我们要做好的玻璃钢模具,要满足产品的尺寸要求,平直度要好,强度高,力学性能好,都要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工艺的实施,玻璃钢模具的主要材料树脂、纤维、辅料之关系很复杂,它们的反应还有很多种外观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完成操作时间等等,所以我们在操作工艺上要采取一些必要工艺手段。



   在母模上采取必要的脱模处理,算出上胶衣的实际面积,按量配备好辅料,要注意操作规范,搅拌胶衣要慢,否则气泡多,影响胶衣的质量效果。进行喷涂和手涂胶衣,第一层不需涂得太厚,这样胶衣中的气泡就会容易排走,但要涂得均匀,让第一层胶衣刚开始增稠的时候,就可进行第二层的涂扫,这时二层的胶衣厚度总共应是0.55mm~0.6mm左右,我们也可用胶衣尺量一下是否达到要求的厚度。涂壁面时的动作方向是从下往上拉,尽量不要横刷,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的流胶现象。待两层胶衣基本固化后,再补上一层胶衣。这时整个胶衣的涂层才算完成。让其刚刚凝胶便可以进行表面层和增强层的铺设。



   为了要使玻璃钢模具的质量能达到预期的最佳性能效果,我们在铺层工艺上采用一些必要的办法,控制使整个玻璃钢模具在变形收缩问题上尽量减至最少,力学性能上处于最佳状态,相对来讲,整体综合成本就会降低。



 



4.1 间歇法



   间歇法是利用时间差使其树脂的变形收缩减至最少,可以先做一层表面毡或短切毡,因为只做一层的玻璃纤维,树脂用量也很少,整体的收缩变形是非常少的,让这一层有足够的固化时间定形后,再做一层纤维。因为第一层固化在前,后一层的定形是以前一层的稳定形状而固化,因此这样的变形和收缩率就会减少很多。(注意事项:每次固化后一定要在玻璃钢表面打毛除蜡,否则会产生铺层之间分层,影响其强度和质量。)以后的中间层量得以增加,每次铺设3至5层,直至把玻璃钢模具铺设到预计需要的强度要求为止。



 



4.2 RM法



   在铺设中间层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一毡一布即短切毡,方格布重叠的工艺,用两层方格布铺设,层间的剪切力很差:单用短切毡铺切,它的纤维线短,力向性能不集中,而具含胶量大。鉴于它们各有的优点作为各自缺点的互补,采用RM法,促进树脂纤维之间的浸透,提高纤维布层间力矩,从而得到最好的效果。



 



4.3 45°铺设法



   玻璃纤维的弯力、顶力、扭力都是很差的,它只有一个较强的拉力。而玻璃纤维布的力向只有经、纬向,也就是说力向只有四面,而再加上45°铺设后,增加了四个方向而得之八面,这是其一。其二,当产品或模具结构有直角时,在直角的纤维刚好一根是90°受弯力,一根是受扭力,都是处于应力最差的状况,因此,在产品或模具结构上直角的地方采用45°铺设法,使其两根在直角位置上的纤维形成120°,这时,我们在操作工艺上加之轻类预应力,使纤维的力向拉得更紧,产品结构上应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由于企业效益关系,很多厂家在模具铺设完毕很短固化时间便急于脱模,并即用水磨砂纸研磨,抛光后,马上投入生产。这时玻璃钢模具正处于固化不完全状态,玻璃钢模具还未有最好的强度,树脂还未完全反应,玻璃钢模具的材料在收缩变形所产生的应力还未得到释放,加之在生产产品时所产生的热量对其影响使模具无论在强度及耐用性,表面光洁度,变形等方面问题都会逐渐表露出来,随之胶衣,表面布纹的出现乃至胶衣开裂,铺层发白内伤,模具整体翘曲变形而无法使用,因此,玻璃钢模具的后固化处理是很重要的,要经过80℃3~4小时的恒温后,让玻璃钢模具在结构造型上不同角度收缩变形的应力得以缓冲释放,树脂在80℃恒温中得到完全反应,使其处于最佳状态才能脱模。



 



   模具的打磨抛光,除了更人性化以外,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水磨工序的水砂纸质量。好的水磨砂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们采用的水磨砂纸除MT以外,还有日本的、英格兰、意大利、美国、而大家最普通的是采用南韩的鹰球牌砂纸)。水磨工艺开始应该用600~800#。要是实在太粗糙的模具才先用400#。因为开始用太粗的水磨砂纸,它的砂痕就很粗。最后的水磨砂时间就要长很多。每次都要把上次砂痕去掉,直到1500~2000#的时候,根本不能看到有水砂痕迹,这是一道很讲究耐心细致的工序,待这工序都能满足工艺要求以后,才开始抛光。采用1号抛光水,均涂在要抛光的模具上。用羊毛抛光盘抛光,这里要注意一个抛光盘的转向问题,根据抛光盘的转向,把抛光水带进去使其达到抛光的效果,不能使抛光盘把抛光水甩出去,这样就起不到抛光的效果,费工、费时、费材料。这道工序完成以后,模具基本上出现光亮面。我们再采用3号抛光水,同样是要注意以上的问题,由于3号抛光水本身已带有封孔剂,所以,下面的工序就简单得多了(注:(1)、(3)号美国美贵雅公司研磨抛光水两个牌号)。



 



   半永久性高效脱模水,它是一种比较好脱模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采取一些必要的工艺,也就是在模具抛光以后就要先上PMR,涂层再薄,马上要刷干净,不能让其留下水痕,因为让它干了以后是很难把它刷干净的,上过一至两次以后待半个小时以后开始上蜡,按照上蜡的工艺要求,新的模具要多打几遍。每次要刷得非常干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艺要求。反之,先上蜡,后涂PMP就没有意义了。最后,我们已开始试用一种新高效脱模水FREKOTE,从试用看来,除具有脱模效果好外,低分子物质挥发少。对模具光泽无损伤的优点非常明显,但模具必须是充分固化,高光泽镜面。



 



   为了使我们制作玻璃钢模具工艺做更好,有必要对其玻璃钢模具实行编号进行跟踪管理。总结出差距,不断加以改进,才能使玻璃钢模具的质量得到保证。



 


如何找到合适的模具加工厂?

1858898****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99 次浏览 • 2019-09-24 19:27 • 来自相关话题

  ...查看全部

 



一、先看供应商规模



这里有两个极端要避免,首先不要贪规模大,规模大的模具供应商虽然设备、管理更规范,但往往有比较固定的客户市场,而且生产的产品往往比较专门化。如果初次合作,只是要开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具,后面有没有大订单能够吸引供应商,很容易导致供应商不配合或者干脆拒绝合作,就算合作了,也很难控制这种供应商,比如他虽然答应你一个月给你出货,但是期间他的主要客户突然要求他生产一个大单,他十有八九就给你耽误了。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选规模特别小的,甚至是干脆自己几乎不实际生产,只是揽活再分包出去的皮包公司,也要慎重考虑。质量、交期等都很难保证,甚至有被骗钱的风险。但是我6月份的确通过一个皮包公司做了一个零件,但是前提是我和他们之前有过合作,并且和他实地考察过他计划分包的各个工序的子供应商。



最理想的模具供应商规模,就是和你公司规模相当,你现在要开的模具的价格对他有一定吸引力,或者你公司可以和他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或者你公司所在的行业正好是他们想要涉足的(比如你公司是汽车行业,一家从来没有生产过汽车零件模具的供应商就可能对你感兴趣,因为如果他给你供了产品,就可以说迈进了这个行业的大门,以后再给别的公司做就更方便。)




  • 再看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这个的原则也是够用就行。你需要加工多少精度的零件,就匹配多大能力的供应商,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模具精度要求0.01mm以内,那模具供应商可能就要由慢走丝的线切割或者电火花,甚至恒温车间才能达到要求,并且有足够精度的三坐标之类的检验工具设备,保证模具的交货质量。在签合同之前一定要亲自考察,确认这件事。考察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供应商可能会说自己没有某些设备,需要在别的地方做,那么保险起见,也要考察这种二级供应商。



如果有条件,可以问问供应商之前给哪些客户做过产品,效果如何,能达到什么精度,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产品等。但是一定要注意落实,不能供应商说什么就信什么。



三、然后看供应商的排产计划和报价



确定合作关系之前,应该要求供应商详细列出产品加工的项目周期和时间节点,比如技术交流要多长时间,都要做什么事情。下料、粗加工、精加工、热处理、精磨等工序各要多长时间。每个工序是不是在前序加工之后就能立刻进行,还是需要排队(比如热处理,如果安排不好,机加工完成了但是没有炉子,就要等着白耽误时间),有没有交期风险。供应商列完之后,自己也要根据经验判断一下他列的靠不靠谱,另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多找几家供应商分别询问,然后相互印证。



关于报价也是一样,报价一方面是考察供应商的合作态度(是真心想建立合作关系,还是想骗一票就跑)和成本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考察供应商在行业中的熟练程度,是不是该报的费用都报了,报的价格是否客观。我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让供应商详细列出产品的成本构成,比如一套模具,原材料多少钱,机加工多少钱,热处理多少钱,设计开发调试多少钱,销售费用多少,管理成本多少,供应商要留多少利润等等,都明明白白的报出来(所以选择的供应商一定要配合,参见第一段)。



这样的好处有两点,1、谁也不会吃亏,2、也能从侧面佐证供应商的项目周期计划靠不靠谱。关于报价,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千万不要贪便宜过分压低供应商利润,甚至让供应商亏本做生意。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他现在亏的钱,或者以后想办法挣回来(没有企业是会真正赔本的),或者是实在挣不回来就不给你干了。合作一定是双赢的。



四、最后看供应商的项目管控能力



就是说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放羊,尤其是模具非常重要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供应商之前汇报的项目周期和时间节点,考察他们落实的情况,一旦有异常立即分析原因并讨论处理、弥补措施。在合同中规定按期完不成罚多少钱的做法不一定就是有效的,好的项目管控应该是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并解决,而不是已经造成损失之后才想办法追溯赔偿。



另外,如果像题主那样,自己是做电子产品,只是想开模生产一些壳体之类的零件,也可以找一家靠谱的铸造厂或者机加工厂采购零件,让这家供应商联系、购买模具,他们可能更专业一些。但是如果项目重大或者投入较高,自己也要跟着参与整个过程,而不是做甩手掌柜,直接把东西扔给供应商来做。



最后,如果项目非常重要,可以参考APQP和PPAP的相关工具管控过程质量。还有,如何进行供应商审核、询比价、签订采购合同、跟进交期等,是采购专业的科目,我就不甚了解了,最好还是询问相关专业人员。



 


熔接痕问题别总想着调工艺,要学会修模具彻底解决问题!

1858898****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73 次浏览 • 2019-09-24 19:26 • 来自相关话题

  ...查看全部

 



 



当塑件表面质量由于有熔接痕达不到设计要求时,技术人员通常先会从熔料温度、注射速度、压力、流量、模具温度等方面入手解决。而这些都通过设备来实现,参照成型条件标准小幅度调整,逼近理想值。



 



显然,熔料温度、流动速度、压力、流量、模具温度这些可以通过设备来调整的项目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一方面调整起来方便,另一方面可以多次反复。困难的在于当以上手段已经无法解决时,就不得不通过修改模具的方法来实现预期效果,这也是要论述的重点。



 



需要修改模具的情形可能有以下几种:




  •  



熔接痕处夹有气泡,需要在对应的分型面增设排气孔;




  •  



 




  •  

  •  



熔接痕深度始终超差,需要调整塑件也即模具型腔的厚度;




  •  



 




  •  

  •  



熔接痕的位置偏向塑件中部,需要调整浇口的位置。




  •  



 



下面对以上3 种情形的改善工艺分别进行叙述:



 



1. 熔接痕处气泡的形成是由于当两股熔料汇流时,所包围的气体没有及时排除,而留在了塑件内部,在熔接痕表面形成凹坑,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困气”。



 



究其原因,可能是对应位置的分型面研配过紧,以致气体无法排出;也可能是合模后,型腔高度尺寸过度不均匀(塑件壁厚相差较大)造成。



 



2. 针对前一种情况,常通过增加或增大排气槽来改善,以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PP料为例,根据PP料的溢料间隙为0.03 mm这一参数,为避免溢料形成飞边,排气槽间隙为0.01~0.02mm最理想。



 



为便于模具加工和成型过程中型腔的清理,排气槽的位置多数情况会选择开在定模的分型面上,并尽量开设在型腔的最后充满处。对于型腔高度尺寸过度不均匀的情形,只能通过“补焊”和“打磨”的方法来调整型腔尺寸,这是难度最大,也是模具技术人员在调试中最怕遇到的,它的调整方法和下面要讲到的熔接痕高度始终超差的调整方法一致。



 



3. 当通过调整设备工艺参数和开排气槽的方法皆无法改善或消除塑件由于熔接痕导致质量不良时,很可能不得不调整型腔的尺寸, 当然需要对塑件相应处的厚度进行准确的测量之后,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作业。



 



保险杠塑件的壁厚在不同部位并不是一个等值,而是一个渐变的量,其原因是考虑到塑件的具体形状及熔融塑料的流动性,渐变的壁厚有利于成型。壁厚通常在2.60~3.50mm。



 



模具型腔尺寸的修改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增大型腔尺寸,另一种是减小型腔尺寸。



 



对于第一种情况实现起来较容易,根据检测数据直接对模具型腔的相应部位实施打磨即可。第二种情形就比较复杂,为了达到减小型腔尺寸的目的,首先需要在模具型腔面上堆焊,然后打磨。



 



下面具体介绍减小模具型腔尺寸的方法:



 



从工作的难易程度上,首先考虑选择在动模上进行“补焊”和“打磨”会比在定模上容易得多。



 



由于注射模的定模型腔面质量直接影响到塑件外观,而焊接过程中有大量的热产生,没有充分的工艺措施保证时,这些热量往往会改变型腔面的组织成分,导致型腔面硬度不同,进而影响塑件外观,实践中要尽量避免定模型腔面的修改。



 



动模型腔面修改的一般步骤如下:



 




  •  



通过在型腔面贴胶的方法试模,大致得出型腔需要增减的厚度;




  •  

  •  



实施“补焊”和“打磨”作业;




  •  

  •  



再次试模,根据成型效果调整型腔面的尺寸。




  •  



 



其中第二步是难点和关键, 以下是型腔面修补的详细过程:  



 




  •  



选定和母材相匹配的焊接材料,并确定焊接范围,预留并保护好打磨基准。



 



分区交替堆焊,注意不要从头焊到尾,以免内应力造成模具型腔面裂损。




  •  



 




  •  

  •  



对照预留基准,开始打磨,注意做好周边相关部位的保护。




  •  



 




  •  

  •  



测量补焊面的高度,达到要求之后,将基准空位焊满,完成型腔面的修改。




  •  



 


轻质RTM工艺及模具制作

1858898****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95 次浏览 • 2019-09-24 19:26 • 来自相关话题

  ...查看全部

 



一.        轻质RTM成型工艺原理及技术特点

1.        工艺原理

轻质RTM就是真空辅助带压低粘度树脂在闭合模具中流动浸润增强材料并固化成型的一种工艺技术,其成型压力不足1kg/cm2。树脂和固化剂通过注射机计量泵按配比输出带压液体在静态混合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在真空辅助下注入已合理铺放好的纤维增强体的闭合模中,模具用真空对周边进行密封和合模,并保证树脂流动顺畅,然后进行固化。

该工艺需要二级真空,第一级真空(真空度为667毫米汞柱)完成上下模的闭合动作,第二级真空(真空度为376毫米汞柱)在树脂注射过程中辅助树脂的流动和对增强材料的浸润。

2.        技术特点

轻质RTM具有很多传统RTM相似的优点,比如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可以得以提高;可以得到两面光,大尺寸的产品;减少树脂有害成份对人体和环境的毒害。

由于轻质RTM是低压真空辅助成型工艺,所以与传统RTM相比,模具制作工艺大大简化,既方便又快捷。模具无需如传统RTM那样进行钢结构的加强,下模为三明治夹芯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以防止树脂在注射过程中模具产生任何变形,同时三明治夹芯结构可以有效保存产品固化时产生的热量,有利于后续产品的快速固化,缩短生产周期。而上模更为简单,可作成轻质、半刚性的结构,这样非常有利于频繁的脱模、合模的操作。

二.        模具的制作   

1.        模具制作环境的要求以及原料的选择

a.环境

环境温度:理想的范围为25±3℃。

相对湿度:不能大于60%。

制作车间:应保持比产品生产区更高的清洁度与日常维护。

   b.材料

对于该工艺所需要的材料我们推荐如下:

①主要材料

胶衣:ccp-071(具有优良的耐热能力,HDT为160-173℃)

模具树脂:RM2000(快速固化,快速制造模具,低收缩,降低模具成本)

 F-010(环氧改性乙烯基树脂,良好的强度和耐热性,以及低收缩率)

表面毡:300g/m2

无碱短切毡:450g/m2

轻木:用于提高模具的刚性并减轻重量

蜡片:用于控制模腔的厚度,良好的厚度均匀性。

②辅助材料

聚酯封孔剂、易打磨底胶、高光胶衣、玻璃微珠、丁酮、丙酮、固化剂、促进剂、各种目数砂纸若干、注射口

2.        裙边的制作

对于轻质RTM模具裙边的制作尤其重要,它是保证该工艺有效、可靠实施的基础。我们在现有的原模的基础上,沿着产品的周围做上宽为250mm的裙边,作出这么宽的裙边目的是为了保证模具在合模是真空能给予拥有足够的合模力,以确保我们注射的成功。

因此对于普通的手糊模具我们很容易就能够将其改造为注射模具。

3.        原模的处理

在模具裙边做好以后,就需要对其进行处理。首先校正其尺寸到所需要的程度;其次是对于裙边与产品部分作出适当弧度的倒角。

如果我们的原模属于局部的问题,就先用原子灰局部找平,然后在局部喷易打磨底胶(具体操作见下文)。

如果我们的原模的表面整体情况不是很好,就需要进行全面的处理,方法如下:

⑴原模的封孔

原模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油污、蜡或其它污物。封孔前先用120目砂纸打磨表面并擦拭干净。在使用之前,先将罐中的封孔剂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加入2%的固化剂。先采用刷子来涂覆封孔剂,再用干净的白棉布或纸巾擦去多余的部分,注意布不能太粗。固化两小时以后准备后续工作。

⑵易打磨底胶处理

为了确保得到高质量的RTM模具表面,需要在原模上用易打磨底胶处理,它具有出色的流平性能,可得到低孔隙率的表面,并且可以在湿态下连续喷涂积层得到所需要的厚度。

具体操作如下:先将易打磨底胶搅拌均匀,加入1.5%固化剂,并加入15%的丁酮稀释,喷涂时的压力调整到15psi,喷枪口径为2.0mm,喷涂时枪口离原模表面的距离为30cm左右,喷枪移动的速度要均匀。喷完后4小时用220或240目砂纸干磨去除表层,让溶剂得到更好的挥发。在固化6小时后,用320目砂纸打磨,并检查是否有局部不均匀,表面不平整的地方,然后对该部位处理洁净后进行第二次补喷,固化后用砂纸磨到1500目,再进行抛光,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一般易打磨底胶的用量为10m2/gal,厚度在0.25mm左右。用该材料处理后的原模表面具有各项性能一致的特点,表面的光洁度好,以此得到的模具将是高质量的。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喷涂一层高光胶衣来达到更高的表面效果。

4.        下模的制作

原模在处理到我们满意的程度以后,就开始下模的制作。铺层设计如下:胶衣(CCP071)+1层表面毡(F010树脂)+1层450 g/m2短切毡(F010树脂)+5层450 g/m2短切毡(RM2000树脂)+2层450 g/m2短切毡(F010树脂)及3/8英寸轻木+3层450 g/m2短切毡(RM2000树脂)

模具的制作步骤如下:

⑴.脱模剂的涂覆。常用的有脱模蜡,液体脱模剂和PVA三种。

A.Paste-wiz脱模蜡:清理干净原模表面以后开始涂覆脱模蜡,一般为6遍,每遍间隔2小时,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先用棉布蘸取蜡,以打转的方式用力在表面擦拭,紧接着用相同的方式去除多余的蜡以及打蜡时棉布留下的擦痕,完成后间隔2小时用干净的棉布进行抛光。重复相同的操作6次即可。

B.X-802半永久性液体脱膜剂,建议在使用前先用S-19B封孔剂。操作方式:脱膜剂涂覆5遍。用干净的纯棉布蘸取脱模剂但不要滴落,将脱模剂平檫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光滑涂层后净置待脱模剂挥发。注意不用过多擦拭操作区域。每一层涂覆结束后,净置15分钟待其干燥固化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涂覆,每一层脱模剂涂层独立使用不同的干净棉布。如果出现斑纹,更换棉布,并确保棉布上没有附着过量的脱模剂,最后一层涂覆好后,需要30分钟的固化时间。固化时间越长,脱模效果会越好。

C.如果原模是亚克力的材料,我们不建议用脱模蜡和液体脱模剂,而是选用PVA作为脱模材料,我们用喷涂的方法将其很均匀的喷到原模表面这样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脱模效果。在喷涂的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好喷枪的雾化,让PVA能很薄层很均匀的附着到原模表面,应尤其注意容易被忽略的边角部分。一般情况下建议喷两遍,中间间隔时间控制的原则是前一层一定完全干燥。

⑵胶衣的喷涂

胶衣的用量一般控制在850g/m2,此时的厚度在0.6~0.8mm之间,凝胶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凝胶太快会导致胶衣层中的气孔率高。胶衣分两遍喷涂,两遍间隔时间控制的原则为首层胶衣完全固化,一般为2~3小时。喷涂时ES-100喷枪压力控制在70psi。模具胶衣喷涂程序:首先检查喷射设备(ES-100)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检查所有的密封状态是否良好,压力调节器操作是否灵活。

a、在模具胶衣CCP071中加入2%的MEKP,并混合均匀。

b、将胶衣装入ES-100纸杯中,并调节压力到70psi。

c、使喷枪与模具表面保持300-500mm的距离,先枪头朝上抠动扳机,再将枪头对准模具表面调节雾化压力,使喷射线型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注意先喷不易到达的位置,比如原模表面的拐角和直角位置,然后再进行大面积的喷涂,同时喷枪移动的速度要均匀。在第一遍喷涂时要求整个表面的胶衣厚度比较均匀,第二遍要求在模具上产品部分比裙边部分的胶衣要稍厚。喷涂时注意后喷的线形压在此前的一半位置,如此反复直到完成胶衣的喷涂。同时要求对胶衣覆盖模具裙边边缘的立面部分。喷射完毕立即清洗设备。并在合适的位置安置上气动脱模用的气源接口。

⑶表面毡的铺覆

表面毡的规格为30g/m2,树脂为乙烯基F010模具树脂。在等到第二遍的胶衣固化到粘手不粘胶的时候开始铺覆表面毡,此时铺覆表面毡的优点在于:既可以提高胶衣与表面毡层的粘接力,又可以较好的控制树脂的用量。表面毡可以预先在模具表面铺覆好,此时因为胶衣还具有一定的粘接能力,所以可以铺覆的很好,对于表面毡的对接部分要求进行去掉整齐直边的处理,目的是为了能很好的对接。乙烯基F010模具树脂与表面毡的重量比分别控制在9:1。操作方式:用毛刷少量蘸取树脂,垂直于表面向下用力,从模具中间位置开始往四周散开去,以树脂刚好浸透表面毡为标准。糊制时一定要注意消除气泡。并且注意在裙边边缘的立面也需要有表面毡覆盖上,目的是为了在制作模具的过程中避免因为收缩的问题使得模具自身离模。

待固化以后用粗砂纸去除毛刺,并挑去气泡,然后用丙酮擦拭干净表面,准备进入下一到工序。

⑷首层短切毡的铺覆

短切毡的规格为450 g/m2,树脂为乙烯基F010模具树脂。在糊制前要先称量已经裁减好的纤维的重量,由此来控制所用树脂的量,一般F010树脂与短切毡的重量比控制在1.5:1,此时的树脂含量为40%。在糊制短切毡时,毛刷采用点刷,以免牵动玻璃纤维而导致气泡和皱褶,不允许在短切毡上来回刷树脂,气泡用猪鬃辊来消除,辊压时从中间往四周散开,特别要注意拐角位置。短切毡在搭接时尽量用手撕开,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局部强度上的缺陷。另外,在糊制完成以后要给予足够的时间用猪鬃辊来消除气泡。

 ⑸五层450 g/m2短切毡的铺覆

在这个五层铺覆时我们采用RM2000的模具树脂,该树脂的优点是能够快速积层而不用担心收缩的问题,原因在于该树脂体系中含有35%的填料而使得其收缩率很低。操作中树脂与纤维重量比控制在在3:1,此时的树脂含量为50%左右。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将模具表面分成大小适中的部分,再将该部分所需要的五层短切毡裁减好并称量重量,然后在一个平整且干净的操作台面上将五层毡连续的浸润透并赶除气泡,再将预浸好的纤维铺覆到其所在的位置,继续辊压,赶尽气泡。依次进行下去,直到铺覆完所有的纤维,等待固化。注意在短切毡对接的部分一定要处理好,尽量得到厚度均匀的积层。

⑹轻木

轻木之前需要先铺覆两层450 g/m2短切毡,树脂为F010,操作与首层短切毡相同。完成短切毡铺覆轻木时,先把轮廓板裁成小条,从模具的中间开始往四周铺覆,以能粘结实为标准。对于有弧度的模具表面,轻木在铺覆时没有严格的正反面要求,以操作方便为原则。另外也可以预先把轻木分区域裁减成合适的尺寸,在铺覆完短切毡以后直接把轻木粘接上就可以了。

完成固化以后仔细检查轻木是否有未粘结实的地方,如有就进行重新粘接,并调玻璃微珠腻子将缝隙填补上并圆滑处理表面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⑺后续三层短切毡的铺覆

轻木处理好以后,开始最后三层短切毡的铺覆,树脂为RM2000,操作如前文所示。     

⑻模具的加强

由于我们的注射时在真空辅助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对于模具而言所承受的压力并不大,因此只要对模具进行简单的加强来保证模具本身的尺寸即可。加强的材料选用20mm厚复合木板,宽度为300mm,在对接的位置用木螺钉进行固定,然后用五层450 g/m2短切毡糊制上,等待固化。

 ⑼脱模

 到此,轻质RTM模具的下模就制作完成了,脱模以后进行简单的处理准备上模的制作。

5.        贴蜡片

在完成下模的制作以后,就需要为制作上模做准备,这其中最重要的过程就是蜡片的铺覆。蜡片的厚度即为产品所需要的厚度,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将蜡片分成两层铺覆,例如5mm的产品,分为2mm和3mm进行铺覆,先薄后厚。具体操作如下:

蜡片从产品部分真空接口开始向四周延伸,真空接口的位置一般确定在整个产品1/3的地方,与注射口的距离为产品长度方向的2/3。

⑴第一层蜡片的铺覆

从真空接口开始,先将蜡片切成4’’× 4’’大小的方块,铺覆时每块之间间隔0.5mm左右的间隙,蜡片一定要贴实并且整齐,所有的间隙都要畅通的连接。蜡片铺覆到产品边缘外2cm左右。第一层铺覆完成以后用刮刀将表面处理平整,清理干净。

⑵第二层蜡片的铺覆

这一层蜡片与前一层铺覆方法的不同在于,必须使所有蜡片的接缝都要严密,并且尽量使用整张的蜡片,蜡片的边缘要使用工具将边缘刮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这样在对接完成所有的蜡片以后,可以用刮刀将表面刮平整而不会出现凹陷的地方,以此来保证产品的厚度以及上模的制作质量。

⑶裙边部分蜡片的铺覆

裙边部分的蜡片会直接影响到以后合模过程以及生产是否顺利,因此是个很关键的过程。下面以一个5mm产品为例来说明裙边蜡片的铺覆。如图2所示。

说明:



①为产品的厚度,5mm。产品厚8mm

②产品边缘的延伸,便于生产时易于操作。宽度为20mm,厚度3mm。(20mmx4mm)

③树脂的流动通道,宽度15mm,厚度5mm。(15x6)

④T型密封胶条的位置,宽度15mm,厚度3mm。(15x4)

⑤T型密封胶条槽,尺寸10.7mm×5mm。(8x5)

⑥气隙的空间,宽度10cm,厚度4mm,分成两层铺覆,第一层同样要留出0.5mm的间隙,后一层整体铺覆上。

⑦外侧密封胶条位置,尺寸2.5cm×10mm。

⑧在②③④上铺覆一层1mm的蜡片。

裙边蜡片铺覆完成以后,需要用黏土来圆滑边角。

6.        上模的制作

在铺设完蜡片开始制作阳模,开始之需要把产品部分与气隙的真空接口的位置设置好。具体步骤如下:

①        在蜡片上喷涂PVA脱模剂。操作如前文所示。

②        胶衣的喷涂。要求胶衣为乙烯基透明胶衣。

结构层的设计如下: 1层表面毡(30g/m2)+1层450 g/m2短切毡+3层450 g/m2短切毡+3层450 g/m2短切毡

在局部模具容易产生变形的部位需要用轻木进行三明治的夹芯结构增强。轻木后再加两层450 g/m2短切毡。

③在操作过程中,胶衣喷涂完成以后就把所有的真空接口和注射口放置到位。在第二层胶衣固化开始时,对产品和裙边蜡片部分抽真空,真空度很小(约0.5inHg),随着积层的逐渐增厚,需要不断的加大真空度,以此来保证上模在固化收缩时不离开蜡片表面,同时可以让模具的边角部分的蜡片帖服性更加好,从而可以很好的保持产品尺寸的均一性。上模所用的树脂全部为F010乙烯基树脂。操作方法与前文所述相同。

7.        后期处理

到此,我们模具的糊制过程就完成了。

由于模具在制作过程中树脂固化不完全,如果马上投入生产,会严重的影响到模具的质量和寿命。因此要进行模具的后固化处理。

方法如下: 在高于模具使用温度40-5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一般以60-80℃为参

浅析模具工艺的重要性

1858898****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2 次浏览 • 2019-09-24 19:26 • 来自相关话题

  ...查看全部

 



模具是产品之母,工艺是产品之父,一个产品具体的长相在于它的母亲,那决定于模具;每个产品长得完全一致在于它的父亲,那就是工艺。从这一点上就可以说明工艺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因为工艺是保障产品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唯一法宝。



工艺是企业的Know—how(专门技术),是企业的看家本领,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许多领先的制造商发现,模具工业的日新月异使得挑剔的消费者对制品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因此,如何既能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又能更高效的提升产品的质量是制造商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今,制造商们发现,通过采用同cad系统紧密结合的工艺分析工具软件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1、把经验量化为工艺文件 只有书面化的工艺文件,才可以成功地复制。罗百辉强调要改变两种错误的思想:其一是我们经常谈到订单杂,工艺文件还没有写出来就生产完了,所以没有工艺文件,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误观念,只要一生产就要有工艺,我们今后无工艺文件就不能生产,否则就要追究责任人;其二是随意对待工艺的范围,例如橡塑厂成型温度要求控制在正负五摄氏度,可我们很多企业认为正负十摄氏度都无所谓,这些都是典型的错误思想,如果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工艺的重要性,那就无法彻底保障产品质量稳定。 



2、工艺分析降低模具成本 通常在设计一款产品时,大多数的制造商已经开始采用工艺分析技术来代替传统的试验/错误的方法。罗百辉认为,工艺分析技术能够通过缩短产品调试周期、加速产品上市时间,而降低模具的成本。许多工艺分析工具软件并不是和cad系统紧密联系的。相反,这些软件要从cad系统达到分析应用的目的需要经过艰苦的数据转换,这一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错误的风险以及造成了产品模具制造商之间交流的障碍。leveraging分析工具软件是一种同cad紧密联系的一类工具软件。这种软件就是cad软件包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种额外的应用,该软件本身能够有效并可靠的设计模具部件。 带有拔模斜度和倒扣分析能力的三维机械设计系统是cad软件包的一部分。该系统整合了应用于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及支持充模过程分析的软件。所有这些功能都能够运行在cad环境下,并支持上面提到的三个范畴。这个综合性工具能够帮助工程师们设计并验证部件和模具,使他们能够探索潜在的模具性能,包括:拔模斜度、倒扣、部件强度、尖角、扭曲、气泡、收缩以及非标准壁厚等,并且所做的一切都不必离开熟悉的设计环境。 确保足够的拔模斜度 设计带有拔模斜度的部件,要确保部件的注塑以及无阻碍的脱模,制品表面与模具之间的角度是关键问题。设计拔模斜度的指导方针是随着制品的几何形状、表面性质、填充材料以及模具类型而改变。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2°的拔模斜度就能够使模具顺利地工作。



 


汽车模具工艺技术的应用

1858898****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3 次浏览 • 2019-09-24 19:25 • 来自相关话题

  ...查看全部

 



一、汽车塑料模具分类



汽车塑料模具分类的方法很多,按照塑料制件成型加工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01注射模



注射模又称注塑模。这种模具的成型工艺特点是,将塑原材料放置在注射机的加热料筒内。塑料受热熔融,在注射机的螺杆或柱塞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塑料在模具型腔内经保温、保压、冷却固化成型。由于加热加压装置能够分阶段发挥作用,注射成型不但能成型形状复杂的塑料制件,而且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故注射成型在塑料制件成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注射模占塑料成型模具的一半以上。注射机主要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近年来也逐渐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



02压缩模



压缩模又称压制模或压胶模。这种模具的成型工艺特点是,将塑料原材料直接加在敞开的模具型腔内,然后合模,塑料在热和压力作用下呈熔融状态后,以一定压力充满型腔。此时,塑料的分子结构产生了化学交联反应,逐渐硬化定型。压缩模多用于热固性塑料,其成型塑件大多用于电器开关的外壳和日常生活用品。



03传递模



传递模又称压注模或挤胶模。这种模具的成型工艺特点是,将塑料原料加入预热的加料室里,然后由压柱向加料室内的塑料原料施加压力,塑料在高温高压下熔融并通过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型腔,然后发生化学交联反映而逐渐固化成型。传递成型工艺多用于热固性塑料,可以成型形状比较复杂的塑料制件。



04挤出模



挤出模又称挤出机头。这种模具能连续生产断面形状相同的塑料,例如塑料管材、棒材、片材等。挤出机的加热加压的装置与注射机的装置相同。熔融状态的塑料经过机头会形成连续不断的成型塑件,生产效率特别高。



 



除了上述所列举的几类塑料模具外,还有真空成型模、压缩空气模、吹塑模、低发泡塑料模等。



 



汽车车身上的的冲压件大体上分为覆盖件、梁架件和一般冲压件。能够明显表示汽车形象特征的冲压件是汽车覆盖件。因此,更加特指的汽车模具可以说成是“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简称汽车覆盖件冲模。例如,前车门外板修边模、前车门内板冲孔模等。



 



二、汽车冲压模具分类



当然汽车上的不只车身上有冲压件。汽车上所有冲压件的模具都称为“汽车冲压模具”。归纳起来就是:



1.汽车模具是制造汽车上所有零件的模具总称。



2.汽车冲压模具是冲制汽车上所有冲压件的模具。



3.汽车车身冲压模具是冲制汽车车身上所有冲压件的模具。



4.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是冲制汽车车身上所有覆盖件的模具。



汽车轮胎模具



用于硫化成型各类轮胎的模具。



三、汽车轮胎模具分类



1:活络模具,由花纹圈,模套,上下侧板组成。



活络模具区分圆锥面导向活络模具及斜平面导向活络模具



2:两半模具,由上模,下模两片组成。



四、汽车模具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在国内外汽车模具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已取得了巨大的效益,但是高速切削加工的机理和相关理论至今仍不完善,针对汽车模具的高速切削数据库尚未建立。国内外企业选择高速切削刀具参数和高速切削加工参数的方式仍以传统的“试切”法和“经验”法为主,在加工某一新型材料时,往往需要使用多种刀具进行重复切削试验,研究分析刀具的磨损、破损方式及其原因,从中找出一组最佳的刀具材料和加工参数,如此反覆多次,盲目性大,并且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资源。而针对特种材料如合金铸铁、高强度合金钢、超级合金(如钛合金)等材料的高速切削加工,如何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切削刀具,如何设计合理的切削参数,目前仍在研究和发展中。



 



我国有关汽车模具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众多模具企业相继从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购买了大量高速加工设备及切削刀具,并在实践中摸索汽车模具高速切削加工的工艺技术,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一方面,引进设备不等于引进技术。高速切削尤其是大型汽车覆盖件模具的高速切削方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怎样使引进的设备尽快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摆在企业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边学习边应用,摸索和积累了一定的高速切削加工实例、工艺参数和工作经验,怎样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保存供其他技术人员借鉴、避免多走弯路也是一项难题。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在国内发展的时间短,切削机理方面还有很多内容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主要表现在由于速度大幅提高,加工过程产生的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状况以及加工表面情况都将与传统加工对应因素所产生的现象和造成的结果有显着不同。高速切削机理的缺乏将阻碍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深入应用,因此首先要进行高速切削加工机理的研究以加深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对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认识,并充分利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对汽车覆盖件模具进行高效高质量的加工。



 



实践证明,在设备、材料、加工策略一定的情况下使用合理的加工参数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做到加工效率、刀具磨损和加工质量的最佳组合。因此,在汽车覆盖件模具高速切削加工方面进行加工参数优化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汽车覆盖件模具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



 



成功进行高速切削加工的重要前提是承受近乎恒定的切削载荷,在这种条件下能够保证良好的高速切削加工效果。针对复杂模具曲面,需要进行加工过程中去除材料体积变化小、切削载荷恒定的加工策略研究以避免刀具较快的磨损和减小让刀误差。



 



高速加工切削数据库存储高速切削参数等数据供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查询和使用,在管理工艺数据和辅助技术人员进行工艺规划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建立针对汽车覆盖件模具高速加工的切削数据库势在必行。



 



目前国际上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和模具行业,尤其是在加工复杂曲面的领域,工件本身或刀具系统刚性要求较高的加工领域,显示了强大的功能。其高效、高质量为人们所推崇。模具行业专家罗百辉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制造业的重要基础的模具行业迅速发展,这为高速铣削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速铣削加工技术加工时间短,产品精度高,可以获得十分光滑的加工表面,能有效地加工高硬度材料和淬硬钢,避免了电极的制造和费时的电加工(EDM)时间,大幅度减少了钳工的打磨与抛光量。高速切削技术是切削加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它会随着CNC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等基础技术的发展而迈上更高的台阶。



 


七步走,模具图纸全搞懂!做出模具顶呱呱

1858898****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75 次浏览 • 2019-09-24 19:24 • 来自相关话题

  ...查看全部

 



 



要求按照国家制图标准绘制,但是也要求结合本厂标准和国家未规定的工厂习惯画法。



在画模具总装图之前,应绘制工序图,并要符合制件图和工艺资料的要求。由下道工序保证的尺寸,应在图上标写注明"工艺尺寸"字样。如果成型后除了修理毛刺之外,再不进行其他机械加工,那么工序图就与制件图完全相同。



在工序图下面最好标出制件编号、名称、材料、材料收缩率、绘图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图画在模具总装图上。



1. 绘制总装结构图



绘制总装图尽量采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开始绘制,主视图与其它视图同时画出。



二、模具总装图应包以下内容:



 



1. 模具成型部分结构



2. 浇注系统、排气系统的结构形式。



3. 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4. 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件,定位、导向件的位置。



5. 标注型腔高度尺寸(不强求,根据需要)及模具总体尺寸。



6. 辅助工具(取件卸模工具,校正工具等)。



7. 按顺序将全部零件序号编出,并且填写明细表。



8. 标注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



三、模具总装图的技术要求内容:



1. 对于模具某些系统的性能要求。例如对顶出系统、滑块抽芯结构的装配要求。



2. 对模具装配工艺的要求。例如模具装配后分型面的贴合面的贴合间隙应不大于0.05mm模具上、下面的平行度要求,并指出由装配决定的尺寸和对该尺寸的要求。



3. 模具使用,装拆方法。



4. 防氧化处理、模具编号、刻字、标记、油封、保管等要求。



5. 有关试模及检验方面的要求。



四、绘制全部零件图



 



由模具总装图拆画零件图的顺序应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后结构零件。



1. 图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画,允许放大或缩小。视图选择合理,投影正确,布置得当。为了使加工专利号易看懂、便于装配,图形尽可能与总装图一致,图形要清晰。



2. 标注尺寸要求统一、集中、有序、完整。标注尺寸的顺序为:先标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再标注配合尺寸,然后标注全部尺寸。在非主要零件图上先标注配合尺寸,后标注全部尺寸。



3. 表面粗糙度。把应用最多的一种粗糙度标于图纸右上角,如标注"其余3.2。"其它粗糙度符号在零件各表面分别标出。



4. 其它内容,例如零件名称、模具图号、材料牌号、热处理和硬度要求,表面处理、图形比例、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技术说明等都要正确填写。



五、.校对、审图、描图、送晒



A.自我校对的内容是:



1. 模具及其零件与塑件图纸的关系



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质、硬度、尺寸精度,结构等是否符合塑件图纸的要求。



2. 塑料制件方面



塑料料流的流动、缩孔、熔接痕、裂口,脱模斜度等是否影响塑料制件的使用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图案设计有无不足,加工是否简单,成型材料的收缩率选用是否正确。



3. 成型设备方面



注射量、注射压力、锁模力够不够,模具的安装、塑料制件的南芯、脱模有无问题,注射机的喷嘴与哓口套是否正确地接触。



4. 模具结构方面



1). 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满足需要,会不会发生溢料,开模后是否能保证塑料制件留在有顶出装置的模具一边。



2). 脱模方式是否正确,推广杆、推管的大小、位置、数量是否合适,推板会不会被型芯卡住,会不会造成擦伤成型零件。



3). 模具温度调节方面。加热器的功率、数量;冷却介质的流动线路位置、大小、数量是否合适。



4). 处理塑料制件制侧凹的方法,脱侧凹的机构是否恰当,例如斜导柱抽芯机构中的滑块与推杆是否相互干扰。



5). 浇注、排气系统的位置,大小是否恰当。



 



 



5. 设计图纸



1). 装配图上各模具零件安置部位是否恰当,表示得是否清楚,有无遗漏



2). 零件图上的零件编号、名称,制作数量、零件内制还是外购的,是标准件还是非标准件,零件配合处理精度、成型塑料制件高精度尺寸处的修正加工及余量,模具零件的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表面精加工程度是否标记、叙述清楚。



3). 零件主要零件、成型零件工作尺寸及配合尺寸。尺寸数字应正确无误,不要使生产者换算。



4). 检查全部零件图及总装图的视图位置,投影是否正确,画法是否符合制图国标,有无遗漏尺寸。



6. 校核加工性能



(所有零件的几何结构、视图画法、尺寸标'等是否有利于加工)



7. 复算辅助工具的主要工作尺寸



B.专业校对原则上按设计者自我校对项目进行;但是要侧重于结构原理、工艺性能及操作安全方面。



 图时要先消化图形,按国标要求描绘,填写全部尺寸及技术要求。描后自校并且签字。



C.把描好的底图交设计者校对签字,习惯做法是由工具制造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审查,会签、检查制造工艺性,然后才可送晒。



D.编写制造工艺卡片



由工具制造单位技术人员编写制造工艺卡片,并且为加工制造做好准备。



在模具零件的制造过程中要加强检验,把检验的重点放在尺寸精度上。模具组装完成后,由检验员根据模具检验表进行检验,主要的是检验模具零件的性能情况是否良好,只有这样才能俚语模具的制造质量。



六、试模及修模



 



虽然是在选定成型材料、成型设备时,在预想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模具设计,但是人们的认识往往是不完善的,因此必须在模具加工完成以后,进行试模试验,看成型的制件质量如何。发现总是以后,进行排除错误性的修模。



塑件出现不良现象的种类居多,原因也很复杂,有模具方面的原因,也有工艺条件方面的原因,二者往往交只在一起。在修模前,应当根据塑件出现的不良现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塑件缺陷的原因后提出补救方法。因为成型条件容易改变,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先变更成型条件,当变更成型条件不能解决问题时,才考虑修理模具。



修理模具更应慎重,没有十分把握不可轻举妄动。其原因是一旦变更了模具条件,就不能再作大的改造和恢复原状。



零件的性能情况是否良好,只有这样才能俚语模具的制造质量。




  • 整理资料进行归档



模具经试验后,若暂不使用,则应该完全擦除脱模渣滓、灰尘、油污等,涂上黄油或其他防锈油或防锈剂,关到保管场所保管。



把设计模具开始到模具加工成功,检验合格为止,在此期间所产生的技术资料,例如任务书、制件图、技术说明书、模具总装图、模具零件图、底图、模具设计说明书、检验记录表、试模修模记录等,按规定加以系统整理、装订、编号进行归档。这样做似乎很麻烦,但是对以后修理模具,设计新的模具都是很有用处的。





 


哪些模具问题可以在制造时避免?

1858898****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10 次浏览 • 2019-09-24 19:24 • 来自相关话题

  ...查看全部

 



 



 



⒈导柱损伤

导柱在模具中主要起导向作用,以保证型芯和型腔的成型面在任何情况下互不相碰,不能以导柱作为受力件或定位件用。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注射时动、定模将产生巨大的侧向偏移力:

塑件壁厚要求不均匀时,料流通过厚壁处速率大,在此处产生较大的压力;

塑件侧面不对称,如阶梯形分型面的模具,相对的两侧面所受的反压力不相等。

⒉浇口脱料困难

在注塑过程中,浇口粘在浇口套内,不易脱出。开模时,制品出现裂纹损伤。此外,操作者必须用铜棒尖端从喷嘴处敲出,使之松动后方可脱模,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这种故障主要原因是浇口锥孔光洁度差,内孔圆周方向有刀痕。其次是材料太软,使用一段时间后锥孔小端变形或损伤,以及喷嘴球面弧度太小,致使浇口料在此处产生铆头。浇口套的锥孔较难加工,应尽量采用标准件,如需自行加工,也应自制或购买专用铰刀。锥孔需经过研磨至Ra0.4以下。

此外,必须设置浇口拉料杆或者浇口顶出机构。

⒊动、定模偏移

大型模具,因各向充料速率不同,以及在装模时受模具自重的影响,产生动、定模偏移。

在这几种情况下,注射时侧向偏移力将加在导柱上,开模时导柱表面拉毛,损伤,严重时导柱弯曲或切断,甚至无法开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模具分型面上增设高强度的定位键四面各一个,最简便有效的是采用圆柱键。导柱孔与分模面的垂直度至关重要。

在加工时是采用动,定模对准位置夹紧后,在镗床上一次镗完,这样可保证动,定模孔的同心度,并使垂直度误差最小。此外,导柱及导套的热处理硬度务必达到设计要求。

⒋动模板弯曲

模具在注射时,模腔内熔融塑料产生巨大的反压力,一般在600 ~ 1000公斤/厘米2。模具制造者有时不重视此问题,往往改变原设计尺寸,或者把动模板用低强度钢板代替,在用顶杆顶料的模具中,由于两侧座跨距大,造成注射时模板下弯。

故动模板必须选用优质钢材,要有足够厚度,切不可用A3等低强度钢板,在必要时,应在动模板下方设置支撑柱或支撑块,以减小模板厚度,提高承载能力。

⒌顶杆弯曲,断裂或者漏料

自制的顶杆质量较好,就是加工成本太高,现在通常选用标准件,质量一般。顶杆与孔的间隙如果太大,则出现漏料,但如果间隙太小,在注射时由于模温升高,顶杆膨胀而卡死。更危险的是,有时顶杆被顶出一般距离就顶不动而折断,结果在下一次合模时这段露出的顶杆不能复位而撞坏凹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顶杆重新修磨,在顶杆前端保留10~15毫米的配合段,中间部分磨小0.2毫米。所有顶杆在装配后,都必须严格检查起配合间隙,一般在0.05~0.08毫米内,要保证整个顶出机构能进退自如。

⒍冷却不良或水道漏水

模具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如冷却不良,制品收缩大,或收缩不均匀而出现翘面变形等缺陷。另一方面模整体或局部过热,使模具不能正常成型而停产,严重者使顶杆等活动件热胀卡死而损坏。

冷却系统的设计,加工以产品形状而定,不要因为模具结构复杂或加工困难而省去这个系统,特别是大中型模具一定要充分考虑冷却问题。

⒎导槽长度太小

有些模具因受模板面积限制,导槽长度太小,滑块在抽芯动作完毕后露出导槽外面,这样在抽芯后阶段和合模复位初阶段都容易造成滑块倾斜,特别是在合模时,滑块复位不顺,使滑块损伤,甚至压弯破坏。

根据经验,滑块完成抽芯动作后,留在滑槽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导槽全长的2/3。

⒏定距拉紧机构失灵

摆钩,搭扣之类的定距拉紧机构一般用于定模抽芯或一些二次脱模的模具中,因这类机构在模具的两侧面成对设置,其动作要求必须同步,即合模同时搭扣,开模到一定位置同时脱钩。

一旦失去同步,势必造成被拉模具的模板歪斜而损坏,这些机构的零件要有较高的刚度和耐磨性,调整也很困难,机构寿命较短,尽量避免使用,可以改用其他机构。在抽心力比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弹簧推出定模的方法,在抽芯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动模后退时型芯滑动,先完成抽芯动作后再分模的结构,在大型模具上可采用液压油缸抽芯。

⒐斜销滑块式抽芯机构损坏

这种机构较常出现的毛病大多是加工上不到位以及用料太小,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

斜销倾角A大;

优点是可以在较短的开模行程内产生较的大抽芯距。

但是采取过大的倾角A,当抽拔力F为一定值时,在抽芯过程中斜销受到的弯曲力P=F/COSA,也越大,易出现斜销变形和斜孔磨损。

同时,斜销对滑块产生向上的推力N=FTGA也越大,此力使滑块对导槽内导向面的正压力增大,从而增加了滑块滑动时的摩擦阻力。易造成滑动不顺,导槽磨损。根据经验,倾角A不应大于25°。


木塑加工模具技术要点

1858898****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88 次浏览 • 2019-09-24 19:23 • 来自相关话题

  ...查看全部

 



木塑模具是用来制造各类木塑制品的模具。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产品用模具成型是比较通用的方法,木塑制品生产制造也不例外。根据目前的工艺特点,木塑制品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首先是能够生产出在外观、尺寸精度、物理性能等方面均能满足使用需求的优质木塑制品;从模具使用角度的要求是:生产的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和易于维护,从模具制造角度的要求则为:模具结构合理;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能为广大用户接受。



 



涉及的木塑成型技术中,较为成熟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三种,大致遵循以下工艺流程路线:



1,挤出成型工艺



由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的工艺,可连续挤出任意需要长度的木塑制品。该工艺又可分为单机挤出和双机复合挤出,复合挤出的目的是在木塑制品的外表共挤出一层纯塑料表层,成为可在特殊场合使用的木塑制品(如在浴室、游泳馆等地使用起到防滑的作用)。 



2,热压成型工艺 



该工艺可成型一定规格的不连续的塑木制品,加工工艺类似于密度板的成型工艺 。



3,挤压成型工艺 



即挤出机和压延机联用的一种边挤出边压制的工艺。该工艺成型的制品主要是板材,板材长度要长于热压成型的板材的长度,而且挤压成型板材制品的综合性能要好于挤出工艺的板材制品。目前可用于WPC成型的设备主要有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压延机和压制等加工设备、模具,还需要一些辅助性设备,包括:粉碎机、空压机、制冷机和其他设备等。



 



在我们日常所见的木塑制品及工业木塑应用中,木塑模具根据制品的生产工艺不同可以分以下几类: 



  



 1.压制成型类模具:我们熟知的汽车内饰板、轮船隔板、交通工具座舱板等采用的就是用压制模具生产的制品。 



 



 2.注塑成型模具:公共场馆的座椅、家电外壳、儿童玩具都是以注塑模具成型的产品。 



 



 3.中空吹制成型模具:如托盘、包装箱等制品,就是采用的中空吹制成型的模具。 



 



 4.挤出成型模具:地板、型材、门窗、板材、片材等制品都是通过挤出模具成型。这类制品目前占国内木塑制品60%以上。



 



 木塑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通常用天然植物纤维材料,如秸秆、稻壳、木粉、麻纤维与不同的高分子基材共混加工而成,所以挤出成型在木塑材料加工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现就木塑挤出模具做一专门介绍。



 



 



挤出木塑挤出模具设计



  借用现代的CAE/CAD设计软件在不同的天然纤维材料和不同的高分子基材的配比中,可以模拟出我们所要的制品在实际生产过程的全部成型状况。随着木塑加工工艺原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模拟设计已渐趋近实际工况。模具设计由经验设计阶段逐渐向理论计算设计方向发展。在木塑挤出模具设计中尤其是这样,这使木塑挤出制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提高。同时由于木塑材料所用高分子基材的不同以及天然材料的多样性,木塑模具设计较其它 材料挤出模具增加了数倍的难度。目前,木塑模具界所显示出的一点成果,也是业内工程技术人员经百倍艰辛、反复不懈试验成功的结晶。



 



挤出木塑模具结构



  木塑挤出成型是用加热或其它方法使木塑材料的原料在加工时成为流动状态,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木塑模具制得所需的型材。常见的木塑材料大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制造而来的。木塑模具结构主要由挤出模头和定型模具组成。



 



1.挤出模头是决定制品是否能正常成型的关键。制品物理性能指标能否达到标准,与模头 结构设计和制作精度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挤出模头结构应满足以下功能:



 A.使挤出的木塑流动物料由螺旋运动渐变成直线运动,这样材料挤出过程中的均匀性才能 得到保证。 



 B.在模头上要形成足够的挤出压力,使制品密度达规定指标,制品密度不足其制成品就 会产生疏松现象,从而导致产品受热后尺寸变化率大,以及吸水率增大,易产生老化和霉变,各项指标都将会受到影响。



 C.模头结构要使材料进一步均化,天然纤维与高分子基材在模头部位进一步融合,直到再分散均匀挤出,完成木塑材料从粘流状态到固体状态的转化。



 



2.定型模具是保证挤出物料的初始形状从挤出模头出来后,经过冷却定型成为最终制成品的模具部分,它在挤出工艺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木塑制品从挤出模头被挤出口模时还具有很高的温度,一般聚烯烃木塑材料出模温度在110℃-140℃之间,而聚氯乙烯木塑或其它木塑材料出模温度有的可高达180℃-190℃。为了使制成品获得良好的光洁度,准确的尺寸和标准几何形状,挤出定型模具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A.定型模型腔尺寸必须满足制品外形尺寸的精度要求。



 B.定型模具要具有良好均匀的热传导性。木塑制品形状千差万别,良好的热传导性能提高定型模的冷却效率,以致提高木塑制品的生产速度,更重要的是均匀的热传导是保证制品释放应力避免弯曲,提高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



 



 



挤出木塑模具制造



  挤出木塑模具一般选用优质不锈钢材料经煅造、热处理后进行电加工。选用材料一般有2Cr13、3Cr17、38CrMoAl、H13或进口DIN1.2316等材料。材料加工后热处理硬度须达到HRC55以上,木塑模具加工同其它材料模具的加工方法大同小异,应该特别注意的是:



 1.木塑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对设备及模具具有很强的磨损性,这是木塑加工的一大特点。通用挤出设备及模具使用寿命在3-5年,而木塑挤出设备耐磨寿命通常只有1年左右,而模具寿命可能更短。为提高模具寿命,国内外都作了很多尝试,譬如提高模具表面硬度,减少挤出模具流道表面摩擦系数等。



 



 2.对中空形状的木塑模具制造,由于壁厚、型腔设计等因素,如何解决制成品内外冷却均匀是模具制造的关键。



 



 



国内外木塑模具差异



  我国的木塑模具加工从2000年以后开始有了工业化的规模生产,但从理念、技术、装备上都与国外先进技术有着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1.模具材料。除国内模具材料与国外优质模具材料的价格差异外 (国外大约比国内高5倍以上),在材料精炼程度、热处理的均匀性,



加工过程中的精度控制上,国外材料还是占 有优势。



 2.使用寿命。国外先进挤出木塑模具使用寿命明显高于国内挤出木塑模具,主要差异在其模具结构设计合理,材料硬度大,所以比较耐用,由此形成国内外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差异。



 3.挤出速度。国外先进的聚烯烃木塑模具挤出速度在2-6米钟,国



内木塑模具在设备能力及材料配合合理的状况下,也仅可接近国外70%-80%的水平。但在我国的聚氯乙烯木塑模具挤出速度上与国外水平相差无几。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木塑产业的进步带动了木塑模具行业的发展,



但由于基础的薄弱和总体水平的差距,木塑模具制造仍然存在许多亟待克服的问题。相信随着我国建筑建材行业的发展,木塑复合材料这一新兴环保材料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木塑模具将会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创造更新、更美的木塑制品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