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加工钣金组的生产作业过程

钣金加工钣金组的生产作业过程

 

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钣金加工钣金组的生产作业过程。确保该过程受控,安全、准确

有效。

 

2范围

 

钣金加工钣金加工区 

 

3职责

此作业指导书由金加工主管负责编写,钣金组及相关人员共同执行。 

 

4定义

 

4.1.首件: 

各工序(对于折弯工序为工步)在同一生产条件下,进行批量生产的第一件。

 

4.2.生产工作单: 

生产工作单为指导零件加工过程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气括:零件图号、需求数量、工程号及工程名称、零件材料、加工工序、生产完成数量、报废数量、生产操作者签名、检验员签名(如果是自检则和操作者一样)生产日期等内容。

 

 4.3.材料型号: 

材料型号由以下内容组成       

SM**-AABBBCCC 

 SM:----材料代号固定的前两位代码。 

 **:----材料类型 

 AS: 铝板 

 CS: 铜板 

 AZ: 敷铝锌板 

 HG: 热镀锌板 

 MS: A3钢板 

 SS: 不锈钢板 

 AA:---板材厚度,为实际厚度乘以10,如2MM为“20”1.5MM为“15” 

 BBB:--板材宽度,为实际宽度数值的前三位。如1500MM为“150”如1250MM为“125”。 

 CCC:--板材长度,为实际长度数值的前三位。如2250MM为“225”如2440MM为“244”。 

 典型的材料代号如:SMAZ-20125225,表示厚度为2MM,长度为2250MM宽度为1250MM的敷铝锌

板 

 

5钣金加工流程

 

5.1.零件编程: 

 

钣金组接到生产任务,由金加工计划员(目前由主管或金加工班长代替)将工作单交给编程员,编程员在接到任务后,根据工作单及图纸等技术文件,编写零件的冲切加工程序,并打印出模具清单,附在工作单上,交钣金组生产。 

 

编程人员在编程时应该把零件号编入零件的加工程序中去具体编法如下: 例:图号8K2.151.010 零件编号:8K2151010 

 

 5.2. 冲压作业:

 

 5.2.1 操作者每天开机后生产前,应根据《设备点检润滑标准书》,进行点检及安全检查,若发现问题则记录在工作交接单上并及时处理其问题,若无法解决,则报告领班或维修人员。 

 

5.2.2操作者接到生产任务时,应确认程序,模具清单及工作单是否齐全发现不当之处应立即向班长反馈,或者上报有关人员处理。 

 

5.2.2.1.操作者根据所接受的生产工作单上的材料领取相应的材料进行冲切,若发现材料有以下现象之一,应不使用并报告班长或者主管处理:

 

生产工作单上的材料型号与图纸或模具 清单标识的材料不一致(三者必须保持统一)

 

  1. 敷铝锌板有锈斑,变色 
  2. A3钢板有较为严重的生锈时 
  3. 板材的变形量(平面度),不超过4mm/m2为准 
  4. 2.2.2  操作者按编程人员提供的模具清单,检查,更换,设定好模具,设定模具时,应注意正确选用上下间隙,冲抗拉强度40KG/CM2以下的材料时,选用10%-20%板厚的间隙,冲抗拉强度大于40KG/CM2 例如,不锈钢时,应选用20%-30%板厚的间隙。如冲3mm厚的不锈钢板时,间隙应选用0.6-0.9mm。换下的模具应放回工具柜原位。 

操作人员根据板材的厚度调节好设备参数却保零件号的清晰,如发现漏编或错编,应及时反馈给编程人员更改,以确保图号的准确性若发现工件出现较为严重的毛刺时,应及时刃磨刀具或调整设备参数。磨后应调整其装刀高度,如磨后高度不够时应上报给班长。

 

5.2.2.3如果是采用激光切割所选的参数需Production Order上的参数表一致。 

 

5.2.2.4 只有持有公司颁发的操作证的员工才能独立操作机床,若无操作证只能作为辅助操作人员,在操作机床进行首件生产时,应有班长或持有操作证的人员在场。 每位操作者完成首件后应自检,只有首检合格后才能进行批量生产,首检不合格时,应做好不合格品的记录,并找出原因或报班长处理,若属编程问题,则立即反馈给编程员,以便更改程序,操作者不得随便更改程序,不合格品应放置到不合格品区进行隔离并标识。             

 

首件合格后按生产工作单 上的生产数量进行批量生产,完成后的零件整齐的放置在栈板上,注意不能叠放太高,大件的应更少,如冲出的零件毛刺较高或者由于步冲而产生的尖刺,操作者应打磨合格后才能把工件转入下道工序,对于无法冲出图号的零件,则冲完零件后,都应用标记笔在适当的地方标上图号,以便识别。完成批量生产后,在工作单上的填写完成数量,操作者签名及完成日期,与生产无关的东西不得乱写。操作者每次下班前应清理好边角料,及工作场所的卫生,并按照《设备点检润滑标准书》进行日常保养,并做好记录,有倒班时应做好交接班工作。冲完后剩下的边角料应尽量分类放置,以便再次利用来冲小零件。 

 

5.3.折弯作业 

 

5.3.1 操作者每天开机后生产前,应根据《设备点检润滑标准书》进行点检及安全检查,若发现问题则记录在工作交接单上并及时处理其问题,若无法解决,则报告领班或维修人员。 

 

5.3.2操作者接到班长或者领班安排的任务后应确认工作单及图纸是否与工件相符,并确认工作要求及图纸要求,数量等,发现不妥应立即反馈给班长或者领班。 

 

5.3.3只有持有公司颁发的操作证的员工才能独立操作机床,若无操作证只能作为辅助操作人员,在操作机床进行首件生产时,应有班长或持有操作证的人员在场。工作时,操作者按图纸进行模具设定和编程,复杂的零件折弯程序应存入计算机内,方便调用参考,也可以直接在图纸上进行适当的工艺标注,但必须是持有操作证的员工才能做,有工艺卡的零件,应按工艺卡进行编程与操作。无操作证的操作者禁止编程作业,若属于培训阶段的应有 班长和持有操作证者在场才能允许编程,并在完成后要求班长或者持证者检查 

 

5.3.4折弯编程作业参考折弯和编程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 

 

5.3.5 首件折弯和参数调整,操作者编好程序后,应检查一下所编程序的显示图形是否与图纸一致,安装的模具是否与程序要求的一致,并应注意折弯顺序与折弯方向。首件折弯时,每折弯一次都应该进行尺寸,角度测量,根据测量的结果与图纸尺寸相比,不符合的,相应的调整参数或进行补偿,直至符合要求后,将程序储存好,检验的依据为《冲压件角度公差》与《冲压件尺寸公差》。只有首件验证合格后,才可将上道工序完成的半成品进行批量折弯在批量生产中还应抽检所生产的工件的尺寸,角度等情况,发现问题还应抽检前面所完成的工件的准确性,若出现不合格的应立即上报给班长,不合格品应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并贴上黄色的不合格标签。 

 

 5.3.6 批量生产完成后,应在工作单上填写完成数量,操作者签名,及完成日期,要求每个项目都要填写清楚,完成数量一定要填写实际折弯完成的数量,与要求关的东西不得乱填写。批量生产时叠放工件应注意其安全性,不得叠放太高,不宜超过1.5M 

 

5.3.7对于大的工件,平放时对产生变形的则应放在专用的小内并竖放完成后的工件操作者应做好标识,然后送到指定的区域,非检验完的工件不准上架,或送到装配区。 

 

 5.3.8每天上班或者下班之前,应整理好工作场所,工作应摆放整齐,还应根据《设备点检润滑标准书》进行日常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